一、基層處理
屋面基層必須平整、堅實、光滑,無起砂、脫皮和開裂等缺陷。在形成涂膜防水層的過程中,防水涂料既是防水體,又是粘合劑。因此,要求防水層與基層緊密連接,粘結牢固,防水層下不存在串水的危險。
二、分水排水設計合理
屋面進行應有一個合理的分水和排水系統設計,所有檐口、檐溝、天溝、水落口等應有具有一定的排水坡度,并切實需要做到及時封口嚴密,排水通暢。因為涂膜防水層施工一般較薄,長期泡在水中,會發生影響粘結力降低、喪失防水材料性能等現象。
三、防水厚度要達標
涂層厚度和防水層應根據屋面規范中的防水等級,以及相應的屋面結構和涂層結構來選擇。涂層防水層施工應做成厚度均勻、表面光滑。屋面的墻角和立面涂層,應薄涂多次,一定要有無流動、堆積現象。
四、細部加強處理到位
應在天溝、排水溝、檐口、變形接縫、穿透防水基層的管道或突出的屋頂接縫上增加額外的胎體增強層。 水落口與屋頂之間的接縫應密封,并增加兩層附加胎體增強。 涂膜伸入水落口的深度不得小于50mm。在細部構造的收頭處,施工中應精心操作,并用防水涂料多扁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嚴。
五、防水涂料應分層涂刷
在第一涂層干燥并形成薄膜后,可以施加第二涂層。如果需要鋪設胎體增強材料,當屋面坡度小于15%時,可以平行于屋面鋪設。如果屋頂的坡度大于15%,應垂直于屋頂鋪設,并從屋頂的最低部分向上操作。胎體長邊搭接寬度不小于50mm;短搭接寬度不得小于70mm。當采用兩層胎體增強材料時,上下兩層不得相互垂直鋪設,搭接和重疊應錯開,間距不得小于寬度的1\3。
涂膜中夾鋪胎體增強材料時,宜邊涂邊鋪胎體。鋪設時應將胎體材料刮平排除這些氣泡,此時既不宜拉伸過緊,也不得過松,能使上下表面涂層具有粘結牢固為度。另外,在施工時我們應將涂料浸透胎體,覆蓋完全,不得發生胎體外露現象。
- 上一篇:你知道防水材料的定義和范圍嗎?
- 下一篇:屋面涂膜防水工程常見質量問題與防治